学生活动
学生风采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生事务 > 学生风采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与致同中国、北京中税建立实习实践基地

发布时间:2020-10-01 浏览次数:

2020930日,我院与致同中国实习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致同中国6层会议室举行。致同中国首席合伙人李惠琦、致同中国人与文化合伙人程舒、致同北京办公室税务合伙人栗朝霞、致同北京办公室税务合伙人彭楠、致同中国校园招聘经理陈瑩、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院长白彦锋、党委副书记宋立岩、副院长何杨、团委书记张驰、学生辅导员徐燕妮及部分学生代表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致同北京办公室税务主管合伙人潘晓东主持。

首先,潘晓东介绍了出席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对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一行表示诚挚的欢迎。白彦锋致辞,感谢了致同中国对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的信任与帮助,并介绍了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的发展历史、学生情况与课程建设。何杨表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开启了学院校企研究合作全新的一页,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搭建优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宋立岩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双方能够探索出更多形式,如党支部进企业、设立助学基金、参与科研课题等。

李惠琦介绍了致同中国的发展历程、致同是中国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成立于1981年。在全国拥有28个分支机构。希望通过本次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更广泛而真实地接触社会,形成较为理性的求职心态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为培养社会服务性人才做出贡献。潘晓东首先回忆了自己在中财大的求学之路,希望能与母校建立长久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程舒介绍了致同中国搭建平台、融合共赢的企业文化。




最后,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书》,并共同为“实习实践基地”揭牌。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双方就工作内容、实践时间、实践方式等实质性问题作进一步的沟通。此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行,为我院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保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学院培养职业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2020119日下午,中税集团与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暨校外导师聘书颁发仪式在中税集团总部举行。中税研究院院长高晟、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院长白彦锋、院党委副书记宋立岩出席仪式。中税集团高级合伙人宋国华、合伙人龚滢镔、合伙人李子元、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团委书记张驰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仪式由中税集团合伙人赵妍主持。

仪式首先由高晟致欢迎辞,代表中税集团对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介绍了中税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中税集团作为中国最早的税务服务机构,在20多年成长历程中,始终与时俱进,以税作为切入点,践行“互联网 + 税务”的服务理念,成为智能税务服务引领者,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中税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专业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性。近年来,中税集团不断强化招才引智,引进业内顶尖技术、专业人才,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同时也积极与高校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平台。高晟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推动未来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发挥双方优势,更好的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税务人才。

白彦锋对中税集团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并介绍了学院发展目标、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理念。白彦锋提到,在“十四五”发展规划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部署要求,学院要形成以企业为主的发展创新机制,下一步,学院将全力汇聚优势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全面服务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变迁的影响,从具体场景出发解析了数字经济时代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后介绍了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财政税收学院学科建设情况,强调在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社会等功能的同时,致力于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

随后,龚滢镔和宋立岩分别代表中税集团和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签约,并合影留念。龚滢镔就双方合作历史、未来合作方向等事宜发表看法,希望与校方更加密切的联系,探讨在实习计划推广、导师课程设置、创新课题研究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宋立岩表示基于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相信通过此次签约,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深入合作,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签约完成后,高晟和白彦锋共同为中税集团与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校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进行揭牌。

接下来,白彦锋为中税集团高级合伙人宋国华颁发校外导师聘书。校外导师代表宋国华也围绕学习、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同学作了交流。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在中税集团前台大厅集体合影留念。
    中税集团与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将以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以及校外导师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整合创新资源、互相引流及赋能,充分利用双方优势特长,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携手同行,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