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军助理教授等在中文A类期刊《世界经济文汇》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次
由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卢国军助理教授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佶冬、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崔小勇长聘副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发表于中文A类期刊《世界经济文汇》2024年第6期。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一、引言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实际困难。实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以下简称“留抵退税”)是中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基于中国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定量考察留抵退税政策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与机制,并进一步讨论留抵退税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效提升了微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改进了资源配置效率。深入完善留抵退税制度,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能,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的边际贡献有以下三点:第一,本文识别了留抵退税政策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第二,本文为评估留抵退税重大改革实践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三,得益于数据样本的全面性,本文进行了丰富的机制分析和异质性分析。
二、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增值税改革,其中包括建立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近年来,在财政可承受能力范围内,我国逐渐加大了留抵退税的力度。
结合企业行为理论和既有文献,本文认为留抵退税可能通过现金流效应、研发效应和投资效应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1)现金流效应:增加企业的现金流,从而缓解企业的流动性约束,可能是留抵退税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中间机制。
(2)研发效应:一方面税收激励能够刺激企业研发投资,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3)投资效应:增值税留抵退税实际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约束,降低了企业的固定资产购进成本,有助于促进企业投资。
三、实证分析及检验
本文将所属行业为2018年留抵退税政策试点的18个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及电网企业作为处理组,其余企业为对照组。回归模型如下:
本文的基准回归发现,相较于非试点行业的企业,留抵退税试点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约3.01%。
异质性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效果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较高的企业以及资本要素密集的企业更大,并且政策效应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单调递增。在行业层面,企业所在的行业集中度越高,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的效果越大。分行业来看,留抵退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对服务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效果不显著。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
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显著降低了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改进了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地,试点行业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标准差平均降低1.28%—1.61%。并且,留抵退税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主要发生在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
四、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行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效果,给予的政策启示如下:
第一,本文发现留抵退税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本文发现留抵退税对不同特征、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效果存在差异。
第三,本文发现留抵退税可能通过改善企业现金流、促进企业研发和扩大企业投资三种渠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科研潜力的挖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求实大讲坛、财税资评工作坊、财税资评论坛、双边论坛等平台,不断增进与国内外资深专家学者的交流,全方位提升我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学术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学院将继续保持原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扩大学院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
撰稿:陈卓程
排版:杨嘉乐
初审:李小荣
审核:陈士平